二手挖掘机市场挖掘机自主品牌逐渐显现
自主品牌进步显着
外资品牌涌入中国以后,通过十几年与外资品牌的直面竞争,自主品牌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主品牌处于低谷之时,国内企业技术骨干纷纷转投外资企业,而如今,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笔者熟悉的一位某外资着名品牌的技术专家已经来到了三一重机担任要职,这只是三一重机引进人才的缩影而已。三一重机董事长梁林河告诉本刊记者,目前三一重机引进的具有丰富的挖掘机研发经验的海外专家就超过20人,其中来自日本的技术专家大约有10人。2009年,三一重机宣布当年的销售目标是6000台的时候,更多的人投来的是质疑的目光,但是三一重机做到了,2009年取得了飞跃式发展,让人不得不感叹。为什么三一重机能如此快速发展,仅从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来看,就能想象得到。
山河智能在发展挖掘机的道路上一直坚持自主创新。董事长何清华在接受本刊采访总结山河智能发展之道时就一直强调挖掘机研发、制造等各个环节是一个体系,要做好挖掘机就必须做好整个体系的建设。针对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何清华表示:挖掘机是个批量大的产品,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将造成重大损失。山河智能在自主开发挖掘机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某个零部件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山河智能也因此承受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山河智能一直非常重视整个制造体系的建设。
中联重科收购新黄工后,挖掘机发展也步入快车道,仅2009年就实现销售超过400台。中联重科副总裁兼土方机械事业部总经理郭学红表示,土方机械包括挖掘机将成中联重科今后重要经济增长点,一期规划(三年)将实现挖掘机销售5000台,收入50亿元。2009年,挖掘机事业部通过完善基础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挖潜降成本等多项举措,顺利完成年度生产任务。2010年,将实现“西安园区1至6月出产上量、渭南工业园区流水线投产”的两步规划。徐工挖掘机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据徐工挖掘机公司销售总监王伟介绍,徐工挖掘机在2009年达到了销售千台的规模,2010年的销售目标2000台以上。
在大型挖掘机领域,四川邦立重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邦立重机销售公司总经理程全胜告诉记者,邦立重机已批量生产8至220吨级全系列液压挖掘机、抓钢抓料机。从市场经济结构和需求出发,邦立重机对产品结构进行全面提升和调整,推出独具特色(大型化、专业化、个性化、人性化)的矿山型挖掘机、多种作业机具抓料机、高效土石方型挖掘机、旋挖钻机底盘四大类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有色、建材、磷化、煤炭、水利水电建设等行业,并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目前,国产挖掘机不仅在技术上大步前进,生产企业也快速增加。以徐州为例,原来只有合资的卡特彼勒一家,随后有了徐挖(现为徐挖约翰迪尔),这两年又有了徐工挖掘机、威克特重工和华东森田等厂商。
2015已过半,对于转型调整期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对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从未停止,也正因此,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产业园以及签订出口海外设备大订单的消息在整个上半年不绝于耳。有所总结,才能有所进步,下面让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带大家回顾一下2015年上半年工程机械企业海外打拼的那些事吧!
徐工“一带一路服务行”加快走向全球
2015上半年,徐工在海外出口方面屡有大单,这主要依赖于其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关注。“徐工集团2014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收入达到8.6亿美元,占徐工海外销售收入的60%,计划三年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售收入翻番”,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5月举行的“‘新丝路 心服务’徐工‘一带一路’海外服务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
2015年,徐工的服务万里行也开启了国际模式,一场“一带一路服务行”串联起了加纳、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刚果(布)、俄罗斯、波兰、伊朗、马来西亚、土耳其、阿尔及利亚、越南、埃及、安哥拉、阿根廷、沙特、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
其中,中东之行中,王民作为“徐工最强推销员”分别同代理和客户签署了上千台设备的采购大单,涵盖起重机械、铲运机械、道路机械、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徐工全线产品,价值超过4亿元人民币。5月份,300台大型挖掘机出口中东发车,首批出口南美市场的共计198台装载机、随车起重机、挖掘装载机等产品也顺利发车。
2015年,徐工集团也紧随“新形势”,谋划“新招式”,以品牌形象提升为主线,以服务质量提升及体系建设为抓手,培育徐工海外竞争新优势,打造国际市场新形象,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依照商业原则,灵活运用境外经贸园区、工程总承包、第三方合作等多种“出海”模式,更好契合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在完善区域的销售网络布局同时,徐工加快在“一带一路”区域建设备件中心、服务中心,完善服务网络。
计划在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柬埔寨新建4个备件中心,在俄罗斯、蒙古、泰国、柬埔寨、土库曼斯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新建11个备件网点。王民表示,未来五年,徐工将继续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序推进营销体系、研发基地、产业基地、金融及服务体系建设,持续为沿线国家基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施工装备保障,力争实现沿线国家市场收入三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